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

[日期:2006-11-05]    来源:数字城市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信息化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不断满足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分析

  (一)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苏州市紧紧抓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给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正逐步成为苏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信息化水平位居国内城市前列。

  1.信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十五”期间,全市基本建成了大容量、高速率数字传输主干网络,建立了全市宽带IP城域网及连接5个县级市的高速宽带网络。到2005年底,传输骨干网带宽达到400G,城域网出口带宽超过45G,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626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超过700万门。

  到2005年底,全市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用户)43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98万户,按户籍人口计算,每百人固定电话主线数达71线,每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98.6人。全市互联网用户近70万户,宽带接入家庭普及率达20%,每百户市区居民拥有电脑59台,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电脑20台。建成宽带信息化小区200多个。全市有线电视总用户达到150万户,农村铺网率达到100%,完成有线电视双向传输改造7万多户。

  2.信息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

  信息产品制造业优势明显。到2005年底,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已达1500多家,形成了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开发区、吴江开发区等四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集中了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量的90%以上。2004年,苏州被信息产业部授予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十五”期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65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37.8%。

  软件产业粗具规模。苏州被授予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苏州软件园通过了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验收,在网络平台软件、IC设计、嵌入式软件、数字媒体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等领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到2005年底,全市拥有软件企业近300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31家,其中通过信息产业部设计企业认定的共有9家企业,经省信息产业厅认定的软件企业有116家,软件产品443个,列全省第2位。一批软件企业通过了ISO9001和CMM/CMMI认证。7家企业入选“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企业。2005年全市软件销售收入80亿元,其中软件出口达到2.5亿美元。

  信息服务业稳步增长。全市共有信息服务业企业近千家,其中从事数据和网络服务的机构近百家,通过信息产业部认定的系统集成企业已达到11家。2005年全市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3.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

  组织管理体系比较健全。“十五”期间,苏州逐步建立了从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信息化办公室、信息中心、信息化投资有限公司,到各市(区)信息化办公室(信息中心)、各部门信息处(信息中心)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和建设维护体系,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党政部门信息主管制度,为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基础网络平台基本完备。完成了市区宽带IP光纤政务网建设,市级机关、大专院校和金融机构等200多个单位接入政务网,并实现了市区政务网与各县级市、区政务网的互联互通,完成了市区政务网向街道、居委会(社区)的延伸。

  基础数据库建设力度加大。人口数据库建设全面启动,以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换发为契机,完善了苏州市户籍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加快了苏州市外来人口数据库的建设。通过整合25个部门的数据,建成了涵盖 10万多个市场主体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为法人数据库建设奠定了基础。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的多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并在城市建设、规划、交通、公安等领域得到了应用。苏州宏观经济数据库汇集了全市建国以来各类统计资料,共计700多万条,为市领导和政府各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电子政务表现层逐步建立。形成了以“中国苏州”门户网站为核心,与各市、区门户网站及60多个部门网站相互链接的网站群。2003~2005年“中国苏州”门户网站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政府公众服务门户网站”。建立了苏州市便民服务中心(12345呼叫中心),整合了市政、交通、城管等13个单位的服务热线,全天候为市民提供信息咨询、业务办理、报修求助、投诉建议等综合性服务。建立了苏州市委市政府综合信息网站,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提供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政策法规、专家论点等信息参考,并成为工作交流的平台。

  电子政务应用不断加强。苏州市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实现了全市党政机关间的电子公文交换,90%以上的部门实现了文件收发、办理、归档的全程电子化,有效地提高了办公效率。苏州市网上审批系统为市民和企业提供的网上申报、受理、预审事项已达687项,占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80%以上,并实现了对行政审批事项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电子监察。以门户网站、公共信息亭为载体,实现了政府51个部门和单位的政务信息网上公开,使我市的政务公开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建成了连接市、区、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四级网络。市区已基本建立了综合的、动态的失业人员数据库和再就业援助体系。全市260家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以及各区社保经办机构、市财政局进行了实时联网。开发完成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管理系统。建成了跨业务跨地区的公安信息综合查询系统、交通管理控制系统、移动无线警务系统等,使公安系统内的信息整合与业务协同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4.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

  公共信息亭建设全国领先。2005年,苏州市区建成公共信息亭200个,为市民提供各类信息查询和水、电、气、通信等多种缴费服务,以及汽车票、飞机票的购票服务。银行卡和智能卡应用取得突破。全市信用卡用户1300多万,联网商户超过2000多家,2005年银行卡交易总额64.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7%。苏州城市“一卡通”正式投运,已在公交车、出租车、园林、信息亭等7大领域应用,发卡量超过25万张。

  智能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了市区出租车卫星定位、计价器和消费终端的“三机合一”系统建设,实现了城市出租车统一调度、出租车营运分析等多项功能。市区交通诱导系统、公交智能站台、停车场显示系统等相继建成使用。

  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文化苏州信息网为公众提供各类文化资源的图文影音咨讯。苏南建筑遗产评估体系新版软件获国家文物局科技创新二等奖。全市教育系统574所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建制学校全部实现光纤接入,其中95%以上的学校建成“班班通”宽带校园网。苏州教育博客网站为苏州教育工作者提供研究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苏州卫生城域网初步建成,120急救系统与110接警系统实现并网运行,“健康苏州网”为市民提供了医疗卫生信息服务。

  5.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稳步推进

  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日趋深化。全市上网企业超过3.8万家,50家企业被列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和试点企业,已有10项企业信息化项目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苏州企业在线”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市场信息等各类企业服务信息和企业信息自主发布功能。张家港市企业信息网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的采购和销售信息。

  常熟市招商城集团公司与苏州中科、江苏梦兰集团强强联合,应用国家863重大科研成果龙芯网络终端(NC),在常熟招商城建立了统一的信息服务和商品交易平台。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完成了电子商务平台一期工程的建设任务,电子商务信息中心提供了从域名注册、空间租赁、企业建网等一整套服务,发布各类市场行情、供求信息。昆山市出口加工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期工程正式启用,大大提高了进出口企业的通关速度,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二)发展形势

  1.国内外形势分析

  从全球信息化的基本趋势看:一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发展和应用,信息革命正在由一次产业革命演变为一场社会变革。信息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引发体制变革,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并为我们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信息化领先国家已经步入以建设信息社会为目标的理性发展期。二是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发展最快、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信息内容产业增长迅速,信息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的动力。三是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融合促进了技术创新并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渗透,这种广泛的渗透与融合将深入到经济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四是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不断加强。产业边界日趋模糊,信息化导致全球生产体系的变化,宽带的普及使服务业的可贸易性增强,商务流程的一些重要环节日益转向发展中国家,使其在离岸外包服务业方面正面临巨大的机会。五是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已转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信息化使知识的社会化速度大为加快,而信息与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需要政府介入来弥补市场的不足,制定配套法规、设计完整的政策体系等软环境建设更加迫切。六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两大领域交叉渗透,带来了政府治理结构的巨大变革。这种治理结构的基础性变革,已经涉及组织和流程、关系和工具乃至政府思想和文化的变革。

  从国内信息化的发展情况看,“十一五”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信息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同时显著扩大了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空间。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将信息化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信息化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等方面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未来5~1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走向:一是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将日益受到重视。以宽带传送为基础的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开始融合,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电子政务将成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结合、互补,跨国、跨区域的电子商务活动趋于活跃。二是信息产业将继续处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前列,其发展速度仍将保持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的2~3倍。自主创新将贯穿于整个信息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核心元器件、通信产品以及国产软件将有长足发展。三是信息化建设将更加强调应用,注重效益。信息化将成为缩短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不同人群差距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法制建设和标准化工作步伐加快。信息化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信息化知识全民普及度将大幅度提高。四是电子政务建设将进入以公众为中心、基于信息资源共享和部门间业务协同的、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新阶段,由专注“管理”转向“服务为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由注重“纵向”转向“纵横结合”,城市级的电子政务整体架构开始凸现。

  2.发展机遇

  “十五”期间,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给苏州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一五”将是苏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化必将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苏州信息化建设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1)信息产业已经成为苏州的支柱产业,以外向型为主要特征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具有强烈的本地化配套需求,同时本地企业也迫切需要通过提高自主创新的技术含量和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等途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这些需求对企业信息化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随着苏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领域对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强烈,社会各界的信息化意识和应用水平大幅度提高,部门间、行业间的协同意识逐步增强。

  (3)电子政务已由偏重基础设施建设转向需求导向的应用系统建设,由单一的部门、条线系统建设转向协同的跨部门系统建设,由部门自建自管转向跨部门联合共建。

  (4)以生产要素、空间要素、文化要素为主要对象的基础数据库建设相继启动,突破阻碍信息化发展最大瓶颈的信息共享问题已成为主要攻坚目标。

  (5)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作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重要一员和“长三角”区域重要的副中心城市,积极参与建设互联互通、组合灵活、安全高效的区域性信息系统已成为必然。

  3.主要问题

  (1)信息产业发展偏重量的增长,质的提高不足,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强,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与信息化的相辅相成作用不甚明显。

  (2)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共享程度不高,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缓慢。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手段不多。

  (3)信息化环境建设与信息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全社会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相对滞后,高级信息人才、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信息化知识普及程度依然不高,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尚未成熟,信息化建设投入仍显不足。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信息化指导方针,围绕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创新,全面构建适应苏州城市发展定位、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向、满足和谐社会建设需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体系。

  (二)基本原则

  1.需求导向原则

  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衡量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准,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避免盲目建设。

  2.统筹协调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统一规划与探索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产业发展与信息化推进相结合,加快建设与强化管理相结合,推广应用与保障安全相结合,形成领导有力、体制合理、发展协调、效益显著的信息化建设新格局。

  3.开放创新原则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化解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不断为信息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充分利用苏州经济外向度高和IT制造业集聚的特点,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信息产业发展之路。

  三、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0年,建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通信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本形成便捷高效、资源充分利用与共享的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实现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信用与认证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集聚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整体水平稳居国内前列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城市水平。

  (二)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05年达到值     2010年目标值
      1    每万人城域网出口带宽                Mbits         74            150
      2    固定电话用户数(含小灵通用户)      万户         430            600
      3    移动电话用户数                      万户         598            800
      4    每百户市区居民拥有计算机数          台            59             70
      5    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计算机数          台            20             30
      6    宽带接入家庭普及率                   %            20             50
   7    有线电视用户数                      万户         150            200
      8    信息消费指数                         %            14             21
      9    信用卡交易额占社会商品交易总额的比例 %          7.87             25
     10    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在网上实现比例       %            80            
     11    在线企业比例                         %            80            
  12    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              亿元        3657            7500
     13    软件业销售收入                      亿元          80             200
     14    信息服务业收入                      亿元         100             220
     15    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20             20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信息产业

  巩固信息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逐步实现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由“苏州制造”到“苏州创造”的转变。

  1.信息产品制造业

  加强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国际信息产业分工体系重组的有利时机,提升信息产品制造业在国际信息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继续发挥开发区的产业集聚优势和辐射作用,强化信息产品制造业沿沪宁线空间布局,使苏州成为国际重要的信息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

  推动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产业链升级。面向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整合资源,延伸、完善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产业链,尽快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份额。

  增强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以自主企业为创新主体,充分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外溢效应,引导企业加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建立公共技术平台等措施,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产品制造企业。

  加强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区域合作。充分利用苏州的区位优势和信息产品制造业的集群优势,积极推动区域内的产业链配套,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地开展与周边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

  2.软件业

  进一步完善软件产业发展环境。高标准建设软件工程中心、软件测评中心等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企业、行业的诚信和品牌,加快高级软件人才引进和培养。

  加快软件业基地建设。以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园、新区软件园和昆山软件园作为软件产业发展基地,积极吸引本土软件企业、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留学生创业企业落户软件区。

  培育和做强本地软件企业。充分利用苏州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日益增多的软件需求,推进本地软件企业和传统制造业的战略对接,大力培育本地软件企业。重点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有市场前景的软件产品,引导软件企业专注行业开发,在行业项目开发中积累行业业务经验,形成软件开发团组布局。

  大力发展软件外包。按照江苏省软件产业“双倍增计划”,坚定不移地实施国际化战略和人才先导战略,大力支持软件企业通过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MMI)认证,推动软件外包业务从低层次向中高端梯度转移。

  3.信息服务业

  大力发展通信服务业。鼓励网络运营商和增值服务商拓展网络增值业务,继续推进面向企业的ASP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广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通信等在网上政务、网上商务、网上购物、网上游戏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大力发展信息内容服务业。充分利用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发展互联网信息、电子出版、信息咨询、电脑动画、电子游戏及基于数字电视的信息内容产业,重点推动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商品化,推动网络教育、电子娱乐和商业信息等多媒体内容的制作和经营,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

  提升信息技术服务业。提高本地IT企业系统集成能力,鼓励本地IT企业从事技术咨询、安全审计、信息市场调查等IT技术中介服务。推行政府部门技术外包和业务外包,做好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推进传统信息技术外包(ITO)项目,重点支持现代商务流程业务外包(BPO)项目,鼓励探索最新知识处理外包(KPO)项目。

  积极培育信息市场。树立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商品化意识,发挥信息市场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支持信息中介机构的发展,提高信息服务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通过市场手段,形成信息资源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

  (二)基础设施

  通过强化专业规划和管理,引导调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结构,提高现有信息基础设施的综合服务能力。按照普遍接入、业务融合、安全保障等功能要求,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1.通信基础设施

  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市的宽带信息传输网络。实施宽带城域网的大规模网络扩容和升级,完成对原有接入设备的改造,提高城市主干网络的容量和传输速率,提升网络服务能力。按照鼓励竞争、有序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语音、视频、数据业务的融合和资源共享。

  构建下一代网络设施。完成对现有通信网的下一代网络(NGN)改造,建成骨干智能光网(ASON)传输网,增强通信网功能和服务能力,提升通信网服务品质。

  继续发展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逐步增加网络的业务支撑能力。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适时开始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推进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的融合。

  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完成全网模拟用户向数字化整体平移,实现有线网络节目传输的数字化,兼顾卫星电视数字化和无线电视数字化,发展数字电视专业频道和数据广播,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加快农村地区公众网络建设。根据新型城镇体系布局规划,把信息基础设施从城镇延伸到乡村,积极发展农村宽带上网用户等业务,提高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覆盖率。

  积极推进互联网的区域内交换。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加强区域内合作,逐步实现与长三角各城市网络的直接交换,拓展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

  2.空间地理基础设施

  完善城市基础空间地理数据资源建设。建成多比例尺、全覆盖、动态更新的多用途城市和区域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初步建成城市三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共享以及各部门地理信息数据的实时交换。

  3.网络安全认证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按照省密码管理委员会的统一要求,编制《苏州市公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为建立一个可靠、公正、统一的安全认证体系提供政策保障。

  建立具有国家认可资质的苏州市CA认证分中心,加快CA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创造良好的数字证书使用环境,引导和培育新的数字证书应用市场。遵循标准统一和共享互赢的原则,促进长三角区域内数字证书的交叉认证工作,适时推进不同行业数字证书的整合。

  4.智能卡

  建设以银联卡、第二代电子身份证和苏州通卡互为补充的我市智能卡应用体系。在政府面向市民的服务中,推广使用二代身份证和苏州通卡。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实施银行磁条卡向智能卡的迁移,推进各种智能卡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按照一卡多用的原则,逐步实现多种智能卡业务的合并,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电子政务

  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电子政务基础层,加快整合表现层,着力推进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重点的应用层建设,初步建成较为完整的城市级电子政务体系架构。

  1.电子政务整体架构建设原则

  电子政务项目之间的关联度高,为避免“信息孤岛”,防止重复建设,提高项目效益,电子政务建设须遵循以下原则:

  统一基础层原则。各应用系统的建设必须基于全市统一的政务网平台、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依托相对集中的数据中心。

  统一表现层原则。所有政府部门对外的电子化服务必须实现与全市统一的“一站式”管理和服务门户的衔接,逐步实施多终端、多平台、多渠道公共服务体系的整合。

  信息共享原则。基础信息必须充分共享,应用信息可按需协议共享。

  业务协同原则。在跨部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应强化政府整体意识,淡化部门边界,推进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以提高政府整体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流程创新原则。适应新的网络化和电子化工作方式的特点,改进原有的工作模式和业务流程,实现工作流程的优化。

  2.电子政务基础层

  继续建设和完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设施。完成覆盖苏州全市、延伸至所有社区和行政村的政务外网建设。充分利用政务网网络资源,建立部门纵向网。加快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政务网接入工作。利用移动运营网络资源,初步建成全市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网,使之成为苏州市政务网的有益补充。根据《江苏省电子政务内网规划》的要求,建设苏州市电子政务内网,做好省内网在苏州市的延伸配合工作。

  加快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在各市、区全面部署数据交换平台,并完成与市级数据交换平台的对接。大力推广数据交换平台在各跨部门业务系统中的应用,把数据交换平台作为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各跨部门业务系统建设的基础。

  加快基础数据库建设。以公安现有人口信息系统为基础,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网络资源,实现公安、民政、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房产、卫生、计生、通信运营商等部门人口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构建人口基础数据库。实现工商、国税、地税、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法人基础数据的实时交换和共享,建立完整、准确、动态的法人基础数据库。以城市地理空间数据资源为基础,按照联合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依托城市地理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各部门地理基础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构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按照国家制订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加强对苏州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细化工作,制定苏州市信息资源规划,明确各部门信息资源采集、维护的责任分工,建立公共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信息资源目录。

  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中心。依托苏州市信息中心现有资源,按照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利用数据交换平台,采集规范的政务信息,为政务信息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建立各业务决策支持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整合政务网内部的硬件资源,充分发挥其利用效率,积极推行部门信息资源和硬件资源托管于苏州市政务数据中心的集约型方案。

  加强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建设。全面起动和实施电子政务安全平台建设,在骨干层保障网络的通畅,在接入层部署相应的网络安全设备,在全网范围内建立防病毒体系。在政务网和其它网络互联处提高安全等级,防止网络入侵。建设集约化的灾难备份与恢复系统,建立一整套安全防范机制,定期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检测,对突发性的安全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完善网络安全规章制度,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建立部门网络安全负责制。

  3.电子政务表现层

  进一步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工作。坚持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围绕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三大定位,突出“中国苏州”网站的门户地位,带动政府网站群建设,拓展政府门户网站的表现方式,在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终端以及公共信息亭上提供接入服务。

  依托苏州市便民服务中心,加快市民呼叫中心建设,使之成为政府对外服务的电话门户。整合现有各部门电话服务功能,提供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各类咨询、投诉和建议等服务。加快呼叫中心和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对接,加强呼叫中心和“中国苏州”门户网站的联动。

  依托人口基础数据库,开设“实名制市民信箱”,使之成为政府与市民联系的可靠互信的快速通道,集中发布来自政府各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并提供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个性化服务。

  建立政府与企业统一的信息交互门户。制定政府向企业信息收集和信息服务的接口标准,逐步实现企业数据报送的“一表制”。建立基于CA的法人信箱,及时传递相关政府信息及服务结果。

  继续完善市委市政府综合信息网站,使之成为部门间共享信息发布与查询的门户、机关工作人员获取工作参考信息的资料库以及相互间交流的平台。基于CA认证,提供统一登录、权限管理和个性化定制功能。

  4.电子政务应用层

  以人口数据库为基础,构建市民综合服务管理体系。逐步梳理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人的出生、教育、就业、劳动保障、纳税、购房、婚姻、生育、死亡等不同阶段进行服务和管理的信息需求与业务应用需求,开发和完善相应的业务系统,建立面向自然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以法人数据库为基础。构建政府对企业的综合服务与监管体系。逐步梳理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企业开业、成长到关闭的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认定和行业许可、项目审批等信息需求,依托企业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加强联动监管,建立面向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的跨部门协同应用系统,提高相关职能部门的市场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以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体系。逐步梳理城市规划、建设、公安、交通、市政公用、城管、房地产、环保、园林绿化等部门的需求信息,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规划建设、应急指挥、公共管理、行政执法、公众监督和便民服务等系统的有机结合,推行城市管理网格化,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以宏观经济数据库为基础,构建宏观经济预测调控体系。完善宏观经济原始信息的采集、加工的方法和步骤,建立宏观经济分析模型,在提供宏观经济信息共享和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动态跟踪和预测预警。

  以政务信息资源库为基础,构建政府内部管理和协同办公体系。逐步梳理组织、人事、财政、监察、审计、档案、后勤等业务需求,依托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建立相应的业务管理系统,推进跨部门协同办公,提高政府内部管理效能。

  以上述五大体系为基础,分阶段构建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对应急处置和综合减灾体系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整合各部门已建、在建的应急系统,实现各部门业务专网的互联,构建一体化的、平战结合的综合减灾和应急处置信息平台,完善对信息监测、前期处置、分析与辅助决策、协调联动、减灾或持续危机处置、资源调度等全过程各环节的支持。

  以上述五大体系为基础,逐步构建领导决策支持服务系统。为各级领导在全市经济发展、区域规划、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战略选择和科学决策中提供实时数据、预测模型、评估分析、参考资料等综合信息服务。

  (四)社会公共事业信息化

  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立全市统一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信息化质量评估体系,建成一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完善教育信息网络,整合网络与教育电视的资源,促进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大力开发教学资源库,建立全市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不断丰富网上教学资源,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网上学校,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加快文化事业信息化。加速苏州典型历史文化遗产、图书、珍贵档案文献、艺术作品、文物、珍贵音像资料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开发文化(文物)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充分运用数字化文化资源,开发电子出版物和多媒体、网络化的内容产品,加大苏州特色文化的推介力度,繁荣数字化文化市场。

  大力加强卫生事业信息化。进一步完善苏州卫生城域网,建立苏州卫生数据中心,实现区域卫生信息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建设。加快医院业务体系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建立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医疗信息化系统,逐步实现个人医疗信息的共享。

  加快城市智能交通的建设,完善城市交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公交换乘信息查询系统和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推广公交电子站牌建设。普及卫星定位系统(GPS)在交通各类营运车辆上的安装和应用,完善城市出租车统一调度系统,扩大电话招车、网上招车等服务范围,方便市民出行。

  加快市政公用领域的信息化。建立城市综合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实现对地下管线的集约化、数字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公共信息亭在公共事业缴费方面的功能。充分利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领域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五)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进一步完善各商业银行网上支付功能,加强网上支付安全体系建设,拓展电话、手机、短信、WAP(无线应用协议)、电子钱包等其他电子支付手段,鼓励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的支付环境。

  构建苏州市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从“大通关”电子口岸建设入手,整合政府服务和企业商务流程,构筑一个连接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一站式”公共信息平台,以实现政务和商务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业务流程的集成与优化,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物流信息的共享,促进苏州市现代物流水平的整体提升。

  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企业诚信和个人征信系统。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及部门间的协调与联合,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建立权威公正的信用服务机构,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在线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2.电子商务应用

  推进电子商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充分利用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集聚优势,发挥骨干企业在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推进上下游关联企业间业务流程的融合,推进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支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构建苏州市中小企业公共供应链平台,推广应用服务提供模式(ASP),以缓解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方面投资与人才的不足。

  推进电子商务在生产型服务业中的应用。建设与完善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工程设计、会议展览、中介服务、教育培训等重点服务业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

  推进电子商务在商贸业中的应用,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的紧密结合。在连锁企业、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专卖店、便利店中推广电子支付手段。拓宽 “公共信息亭”等其它信息化设施在商品交易中的应用范围,推行网上购物和电子交易。依托苏州市公共GIS平台构建区域物流配送体系。依托核心商贸企业,构建苏州市商贸交易平台,实现商品交易由单一形式的面对面交易向多元化、电子化的市场交易方式转变。

  推进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利用苏州市公共GIS平台,整合现有苏州市旅游信息资源,构建苏州旅游景点空间数据库,建设旅游行程规划系统、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三维虚拟浸入数字旅游系统,通过各种多媒体终端,向游客提供苏州旅游全方位的信息查询、在线预定、客户代理等多种网上服务。以旅游电子商务带动相关服务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六)企业信息化

  优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构建和完善苏州市中小企业在线服务平台,提高政府对企业的信息化服务水平。扶持和培育一批企业信息化的软件与系统集成企业和咨询服务机构,大力推广ASP模式,形成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区域企业信息、产品和技术配套数据库,加快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公共供应链平台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推动和引导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促进数控系统、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计算机辅助工艺(CAP)、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以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企业供应链的管理系统(SCM)和电子商务等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及制造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及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集成和优化,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企业信息化试点企业的示范作用,对获得企业信息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企业政府给予相应的资金配套。完善对重点企业信息化工程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企业信息化培训基地,加强对企业各层次人员,尤其是企业“一把手”信息化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七)农业信息化

  拓展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加快各种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态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等农业信息资源的数据库。

  不断完善“农业信息网”服务功能。全面提供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农产品和农资市场行情等信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的,切实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建设农业信息监测与灾害预防系统。重点加强包括环境污染、旱涝、病虫害等农业监测和灾害预防系统建设,并建立适合灾害技术模型,提出预防灾害的技术对策。

  建立农业信息化推广中介服务体系。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个人,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和多媒体形象逼真的特点,以简单、易学、易懂的方式促进农业科技、市场信息、专业咨询和农业教育的发展。

  (八)社区信息化

  完善社区信息化设施建设。完成社区网光纤化升级改造。开发市、区两级社区公共数据库,建立社区信息的采集、交换和共享体系,实现社区服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交换和共享。

  实现电子政务向社区的延伸。结合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托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统一电子台帐,开发政府各部门面向社区的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通过社区服务网上集成门户、网络电视、数字电视、市民呼叫中心、公共信息亭等途径,多渠道地服务社区居民。

  推动电子商务向社区的延伸。鼓励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从事社区电子商务和公益性服务,搭建社区商务服务和公益性服务信息平台。加快“公共信息亭” 等信息发布和交易终端在社区内的布设,方便市民的公用事业缴费和日常消费。建立社区物流配送点,解决电子商务最后100米的问题。

  加快社区内部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立社区内部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社区安全监控等物业管理的信息化,并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向社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家政中介、健康保健、文体娱乐、物业报修、缴付资费等信息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体系

  进一步发挥苏州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决策作用,重点研究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确定年度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课题,审定重大项目建设方案。

  进一步发挥好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统领作用。各市、区要建立健全机构、理顺工作关系、落实人员编制。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研究,积极探索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综合协调能力,切实做好信息化的规划制定、项目推进、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

  进一步发挥各部门信息主管和信息处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中坚作用。各市、区要建立政府部门信息主管制度。各部门信息主管要在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和业务水平,做好本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推进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信息主管制度。

  (二)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加强信息化法制宣传,强化政府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密切关注国家、省信息化标准制定进程,结合本地实际,做好标准实施的细化工作,并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

  在遵照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前提下,探索建立适应苏州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地方性法规和标准体系。重点制定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和标准,明晰政府信息资源所有权、数字认证、信息安全、信用征信等方面的规定和标准。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相关法规、标准的制定工作。

  (三)完善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机制

  做好信息化项目总体方案的制定和审核工作。信息化重点项目或跨部门项目建设方案,由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协调,明确建设主体、部门职责分工、项目预算和计划进度,报市政府批准确定。单个部门的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的建设方案须经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审核。

  强化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大力推行项目监理制度,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制度,探索适应软件和服务类项目招投标的方式,在考虑价格因素的同时,重点考虑开发商、服务提供商技术开发能力、维护响应能力等对项目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以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系统的可靠运行。

  推行项目评估,严格验收制度。积极探索对政府投资的信息化项目实施社会化效益评估的方法,对列入政府实事工程的信息化项目要接受群众评议。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必须由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进行项目验收。

  提倡信息化外包服务。在政府部门和政府投资项目中实施信息化外包服务,将系统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技术性工作,交由专业服务商,使各部门的信息主管与信息处的主要精力用于信息化的规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在外包服务过程中应慎重选择服务商,并采取严格的安全保密管理措施。

  (四)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加大各级财政性资金的投入。将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基础性、全局性、公益性的重大信息化项目建设,重点保证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和跨部门综合应用系统的建设。

  加大对信息化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包括各部门自身投入在内的所有信息化建设项目统一扎口管理,避免信息化建设资金多部门、多渠道申报,切实保证项目资金的统筹安排,杜绝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完善信息化建设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发挥信息化投资有限公司在项目投融资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新路子,广泛吸引社会资金、企业资金、民间资金参与信息化项目建设,逐步实现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

  (五)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初步形成以高等教育、学历教育为主,以职业资格培训、公务员培训、企业培训和社会化普及培训为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打造集聚高素质人才的环境。制定、完善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从高素质人才创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快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为高素质人才提供良好的集聚交流、信息服务和生活服务等创业发展环境。

  (六)加强信息化宣传与普及

  普及信息化知识,全面提高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通过科普宣传、信息化讲座等形式,宣传和普及信息化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强化政府的导向和示范效应。通过信息化政府实事工程的建设,扩大信息化成果的受惠面。办好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多形式、多层次地展示苏州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成果。

  (七)打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进一步改善风险和创业投资业发展环境,着力形成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尤其是外商资本介入风险和创业投资行业的良好氛围。加大对重点IT企业的扶持力度,对获得国家和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各类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企业,政府给予相应的项目资金配套。

  依托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多元投入,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在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建设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广大中小企业、中小科研机构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资源共享的创新技术平台。

  (八)加强信息化合作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开展在信息化发展研究、信息技术和产品开发应用以及信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合作。学习借鉴国内信息化建设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扩大合作领域。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别是周边城市的合作,促进区域内信息化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瞄准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加强互利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吸引其来苏设立分支机构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附件:1.信息化指标体系说明

  2.名词解释

  

1.信息化指标体系说明

  1.每万人城域网出口带宽:基础设施类指标,反映城市的网络设施完备程度。由城域网出口带宽除以户籍人口数再乘以10000得来。

  2.固定电话用户数:基础设施类指标,反映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程度。由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累计得来。

  3.移动电话用户数:基础设施类指标,反映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程度。由移动电话(含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用户数累计得来。

  4.每百户市区居民拥有计算机数:基础设施类指标,反映城市信息设备普及程度。由市区居民计算机拥有量除以城市户籍人口总户数再乘以100得来。

  5..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计算机数:基础设施类指标,反映农村信息设备普及程度。由农村家庭计算机拥有量除以农村户籍人口总户数再乘以100得来。

  6.宽带接入家庭普及率:信息化应用类指标,反映家庭网络接入发展水平。由安装了宽带上网设备(网络接入带宽大于512K)的家庭数在总家庭数中所占的比例得来。

  7.有线电视用户数:基础设施(应用)类指标,反映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普及程度。由全市有线电视用户累计得来。

  8.信息消费指数:信息化应用类指标,反映居民信息消费水平。由居民消费中除去吃、穿、住的支出除以居民总消费得来。

  9.银行卡交易额占社会商品交易总额的比例:信息化应用类指标,反映电子货币应用水平。由所有采用电子方式支付(含信用卡、借记卡、网络支付等)的商品交易额除以社会商品交易总额得来。

  10.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在网上实现比例:信息化应用类指标,反映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指政府各相关部门为市民、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在网上实现的比例,采用半定量方式,根据每一项服务是否已在网上实现计算总的实现比例。

  11.在线企业比例:信息化应用类指标,反映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由本市拥有独立域名和WEB站点的企业除以企业总数得来。

  12.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信息产业类指标,反映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规模。

  13.软件业销售收入:信息产业类指标,反映软件业的发展规模。

  14.信息服务业收入:信息产业类指标,反映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包括信息传输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和信息资源产业。

  15.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信息产业类指标,反映信息产业的发展规模。由信息产业(含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信息产品销售业)增加值除以本市GDP得来。

 

 

 

扫描二维码访问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