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深化教学改革

[日期:2007-05-27]    来源:解放军报 
期中教学检查期间,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对58名年轻教员进行业务素质综合考核和授课资格阶段认定,28%的教员达到优秀,33%达到良好,主讲教员全部符合岗位资格。这是该院4年来实行新留校教员、新上课教员和上新课教员室、系、院“三级试讲”制所取得的教学成果。

    该院规定:所有拟调入、拟留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干部必须具有相关学科专业硕士以上学历且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学院每年组织考核,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从专业知识水平、教学基本素质、外语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判,严格把好“入口关”。

    学院把青年教员的培养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重点,把好“培训关”,加大送学培养、出国深造、在职攻读学位的力度。学院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员比例达到91.7%,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15.6%。他们组织青年教员进行系列培训,为每一名青年教员配备“教学导师”,指导他们的日常教学工作,聘请学院资深教授开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讲座;充分发挥信息网络优势,建立了教学信息采集和监控系统,系、院两级教学督导组成员轮流“教学值班”,通过值班室大屏幕,对当天所有教员授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实时督导、综合评估。

    只有经得起“三堂会审”,才能走上讲台。根据学院日常教学管理规定,第一次担任主讲任务的教员,必须承担过该门课程和相关实验的辅导,并且通过了由各教研室、各系组织的试讲、考核。学院每学期末都要组织新上课和上新课教员的试讲,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其教案、课件进行检查,严格执行“主讲教员资格认证”制度,把好“审核关”。

 

 

 

 

扫描二维码访问官方微信